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员 程国强
(摄影:中国网 赵娜)
嘉宾介绍:
程国强博士,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兼任国家粮食局专家顾问,商务部中国政府WTO通报咨询顾问,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进出口动植物风险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1997-2001年曾任中国加入WTO代表团农业专家组组长。多次参加中央农村政策文件和中央1号文件起草。曾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发展奖二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农业与农村发展、宏观经济、国际经济、多边与双边贸易谈判、管理体制等理论与政策研究。
曾几何时,西方人对中国粮食生产能否自给忧心忡忡,如果中国人不能养活自己,那么他们将使全世界挨饿。然而,经过新中国60年的发展,这个有着世界第一大人口的国家用世界9%左右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左右的人口,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奇迹。中国,也从1949年时的饥饿贫困状态步入到现在小康水平,中国人不但养活了自己,而且帮助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副主任程国强研究员做客中国访谈,回顾从饥饿到小康的中国农业60年。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曾几何时,西方人对中国粮食生产是否能够自给忧心忡忡,因为如果中国人不能够养活自己,将使全世界挨饿。然而经过新中国60年的发展,这个有着世界第一大人口的国家用世界9%左右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奇迹。中国也从1949年的饥饿贫困状态步入到了现在的小康水平。今天我们特别为大家邀请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副主任程国强研究员为大家梳理一下我国农业60年走过的发展道路。程主任您好,非常欢迎您的到来。
程国强:
你好,中国网的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首先请程主任为大家梳理一下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农业走过了怎样的道路,经过了哪些阶段?
程国强:
回首60年中国农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最根本的就是我们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了这么多的人口,应该说这是一个世界的奇迹。如果要梳理其实有很多事讲,比如可以从农业的供给角度讲,农业是要提供农产品的,从这个角度它有一些发展的阶段。同时,整个农业的发展靠国家的体制、机制的创新,靠国家的政策。但是60年来,我们经历了不同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的调整阶段,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把农业划分为15个阶段。
还有一种视角,就是整个国家对农业的战略倾向,也就是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国家农业战略的调整。比如说前30年,我们是优先发展工业化,要牺牲农业的利益来支持工业的发展。从这个战略倾向来判断,我们整个农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三、四个阶段。所以我们可以粗略的为网友为做一个阶段的划分。
比如说从农产品的供给,从农业的生产发展来看,最根本的就是看粮食。粮食在60年里面整个上了八个台阶,也就是从解放初的3000亿斤开始,到90年代中期,到1万亿斤有八个台阶。基本上前30年四个台阶,后30年四个台阶。后30年的四个台阶和前30年的四个台阶相比较难度更大,因为起点更高、坡度更高,应该说我们在农业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也更大。
从这个角度我们注意到,如果从粮食的角度,基本上前30年可以大概的算是一个阶段,那个时候国家为了重工业发展的需要,采取了以粮为纲的方针,我们整个的农业生产都集中在单一的粮食生产上。尽管我们花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期间粮食千亿斤的台阶相对比较缓慢。所以在那个时候,中国人还吃不饱肚子,都在饥饿的线上挣扎,在这个阶段整个农业的生产效率不是很高。
从1978年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发展,对整个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应该说对整个农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发展道路。在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调整了农业生产的结构。到现在,我们不仅粮食上了四个台阶,达到1万亿斤,使13亿人口能够吃饱饭,同时农民收入也大幅提高,农村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从1979到90年代中期,农业主要是抓粮食生产,但是同时没有放松多种经营。从1998年开始,国家对农业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始终得到加强,但是我们也把其它的行业发展起来了,整个农村的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从2004年到现在,中央已经连续出台了6个一号文件,最根本的或者标志性的变化就是我们取消了农业税,对农民实施了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强农惠农政策,这也使整个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从农产品的供给,从农业的生产角度来划分的四个阶段。
另外一个角度就是从体制、机制和政策调整的角度看,应该说中国整个农业的变化是我们对农业所采取的制度性的安排和政策性的安排分不开的,这个角度也有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到1978年,最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在建国初期进行了土地改革,开展了合作化的运动,到后面开始搞人民公社的集中经营体制,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发展,到1984年,这个阶段主要的特点就是我们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济体制,也就是我们形成了新时期的农村经济制度。
第三个阶段,应该说是侧重于流通体制改革阶段,从1985年到1991年。那个时候我们开始探索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尤其在这个时候,整个农村经济全面繁荣的基础是我们发展了乡镇企业,这也拉开了农村经济变革的序幕的标志性政策调整。
第四个阶段,从1992年2002年,这期间也是我们深化了整个农村的改革,包括农产品的流通体制,农产品要素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从2001年开始我们加入了世贸组织,全面开放了农产品市场。
第五个阶段,从2003年到现在,我们拉开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序幕。尤其是我们刚才提到的从2004年开始连续出台6个一号文件,基本上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到现在正在加快形成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所以从这个政策制度、体制、机制的角度来看,这个脉络也是非常清楚的。正是因为这些体制、机制的创新,这些政策的调整,才使农业到现在有了一个崭新的格局。
还有一个是从宏观的层面看,国家对农业和工业化是有不同的战略取向。改革开放之前,前30年我们基本上是以优先发展工业,搞工业化为战略趋向,那个时候对农业实施的是剥夺政策,从农业部门抽取资源,支持工业,支持城市的政策。所以那个时候,我们整个农业产业,整个农业部门是为城市工业服务的。
根据我们的估算,当时为了用农业支持工业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说“剪刀差”,价格的“剪刀差”,使农产品的价格和工业产品的价格比价关系被扭曲,就形成了价格剪刀差,也就是刻意压低了农产品的价格,这样使农业为工业提供支持。从建国初到80年代中期,通过这种剪刀差,使农业为工业部门提供了大概接近6千亿的支持,每年下来有300多亿,还加上税收等等。这是一个阶段,从战略上讲农业处在非常不平等的地位。
第二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到90年代的中期,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如果继续这么剥夺农业的话,实际上对整个国民经济非常不利。因此,对整个战略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是由于历史的关系,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一夜之间转变这样一种对农业剥夺的趋向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国力有限,也不可能对农业有太多的支持。尽管这期间我们对农业的战略趋向做了调整,但这时仍然是农业支持工业。我们用了一个国际组织的算法,大概在这期间我们每年从农业部门吸取的资源是1000亿元人民币。但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由于我们农村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同时在后来改革了农村的流通体制,这种对农村的剥夺的现象开始有所减缓。
第三阶段是1995年到2002年,我们开始了重大的生产调整,减少对农业的剥夺,减少对农业资源的抽取。我们算了一下,如果用国际组织的一个计算方法来测算的话,我们大概在90年代中期的时候,政府对农业的支持趋向开始由负向正转变,尽管不是很高,但过去有一个指标叫PSE,就是“生产者补贴等值”。过去这个指标基本是负值,负值表明是对农业剥夺,正值对农业是保护,所以90年代中期开始,这个值由负变为正,表明我们对它的战略趋向发生了变化。
从2004年到现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两个趋向的论断,也就是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论调,所以我们到了这个阶段,要对农业实施反哺政策,标志着整个国家对农业战略的趋向有了一个策略的转变。由过去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开始真正转变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中一个最标志的就是从2006年1月份开始,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这也标志着农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由过去的给予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60年的农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从三个视角来看,也可以验证为什么我们的农业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一步。
主持人:
刚才您用不同的视角为大家梳理了中国农业走过的60年的道路,您觉得如果用简单的话来说,我们中国的农业究竟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程国强:
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政策问题,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问题,我们一直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我们认为中国一直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只是前30年我们采取了另外一些措施,后30年我们对它进行了调整,但是根本上我们都在探索适合我们国情的道路。比如说在建国之初,中央就确定了要以机械化、化肥化、水利化、电器化“四化”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现代化,当时就考虑我们的农业就应该是“四化”。另外,就是用农业物资的技术装备来改造农业,要加强农田水利机电建设等等,一直到现在,这套思路和举措对我们的农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比如说现在很多的水利灌溉设施基本都是50、60年代,甚至是70年代修建的,这样就为我们现在的农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毕竟当时条件有限,加上整个经济战略偏向于工业和城市,所以对农业来讲路没有走出来。
进入新时期以来,特别是从十六大以来,我们对整个农业发展的战略趋向,中央有非常深刻的考虑,有非常系统的考虑。比如说在2003年,中央提出来要把农业发展问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从2004年开始连续出台6个一号文件,最根本的主题就是要解决好农业发展问题,解决好农民增收的问题。
从十六大以来,我们对农业的发展道路的探索和选择,以及通对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总结来看,我们已经找到了方向,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道路,而且在三中全会上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所以简单来说,前30年也好,后30年也好,我们都在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道路。
主持人:
我们特别想了解,如果总结我国农业60年来最突出的成就和变化是什么?
程国强:
变化非常多,60年走过来,在整个农业、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变化。概括来讲大概有五大变化。
第一,我刚才讲到农产品供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者是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变化。比如说我们在前30年,尽管是以粮为纲,花了很大精力抓农业、抓粮食,但是我们始终没有吃饱饭。但是现在解决了吃饭的问题,也就是整个粮食、畜产品和其它农产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算了一下,前30年的四个台阶,后30年的四个台阶,基本上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创造了我们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占世界人口21%的奇迹。我觉得这个变化是很多国家很难复制的,现在世界上有很多人口大国,有很多发展中国家,他们现在的粮食还受到严重的威胁。但是我们在90年代中期,应该可以提早到80年代中期,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应该说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或者是我们能为我们的农业化道路作出最恰当注解的正确选择。
第二,整个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前30年是以粮为纲,结构非常单一,但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整个农牧渔业是全面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的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农村的二、三产业不断壮大。这个变化就意着整个农村的经济出现了向可持续、向良性方面发展的趋势。
第三,农村的体制、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前30年,我们是完成了土地改革,搞了合作化,后来搞了人民公社。到后30年,我们又要颠覆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就是废除人民公社,确立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另外,建立健全农产品要素市场体系。还有就是新世纪以来体制、机制、政策的变化更大,我们从十六大以来,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样一个理念,这样一个基本方略,采取了多予少取反哺的方针,取消了两千六百多年的农业税,还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等,形成了一套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这样对我们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等等有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第四,整个农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我们前30年基本上是长期停滞在饥饿状态,还没有解决温饱。我们说前30年是温饱不足,但是在后30年,我们基本上达到了总体上的小康。以农民的收入为例,在改革开放之前,因为是采取人民公社体制看不出他的收入变化,最基本的是1978年的时候,当时人均收入134元,到去年是4140元,每年实际增长7%点几。这也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另外,反映了整个农村社会变化,就是贫困人口,我们曾经在改革开放初期是2.5亿人,但是到现在只有1479万人,整个农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第五,农村面貌发生了变化。这意味着农村的社会事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过去农村为什么要养儿子,就是为了防老。现在我们推行了农村的养老保险,过去孩子上学、就医非常不方便,现在我们对农村的中小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落实义务教育。另外,农民大概有86%、87%的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他们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正在得到改善。相当一部分困难的农民能够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再加上农村的基础设施,比如农村地方的饮水,很多地方的农民都喝上了自来水,还有道路、沼气等等,还有农村的文化生活、体育事业等等,这些和过去比较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想这60年来,整个农村、农业、农民的变化是历史性的,是翻天覆地的。
主持人:
刚才您为大家说了这么多中国农村发生的变化,我们非常想了解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比例到底是多少?
程国强:
农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如果要是从纯粹的占GDP的份额来看,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农业占GDP的份额是28.1%。但是到了现在,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去年我们农业增加值在GDP的份额只有11%,也就是说,如果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农业的份额是不断的下降,这就标志着一个国家工业化的进程,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规律。国家的GDP越发达,农业在这里面的份额越来越低,它标志着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但是不能用这个指标判断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是不是重要,实际整个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在不同的时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前30年基本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撑,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就是以农业为基础,靠抽取农业的资源。我们当时讲,在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农业按照当时的价格算,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大概是6000亿,如果再加上税收会有8000多亿。那个时候主要是从基本、要素,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贡献在做出调整,它的重点在发生变化。我们说改革开放30年之前,农业的基本贡献就是产品贡献,要提供食物和农业原料,这个功能以后也很难变化。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发现这个变化在调整,我们不仅有产品贡献,同时也有要素贡献。要素贡献比如说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断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按照目前的统计数据,大概现在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到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是1.3亿,这是重大的要素贡献。
还有土地,我们城镇化的建设是在不断的占有农业用地的过程。另外,过去长期以来有外汇贡献,我们算了一下,大概在2004年之前,中国农业的外汇顺差都是整个工业化重要的外汇贡献者,大概在90年代之前,我们整个外汇收入中农产品的外汇收入占了四分之一以上,但是从2004年开始,这个格局发生了逆转,也就是农业有了逆差,第一次开始要用其他的外汇来进口农产品。从2004年到现在,我们的农产品都是保持逆差,所以它的外汇贡献终结了。
另外,整个农业部门现在还有生态贡献、环保贡献,也就是农业的多功能贡献,加上它的文化传统贡献等等。所以尽管农业在国民经济的份额在下降,但是它的基础作用是越来越重要的,这就是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来要把抓好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原因所在。
主持人:
刚才程主任为大家总结了咱们60年来中国农业取得的成就和变化,以及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我们这里有网友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他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教授认为,健康的粮食系统具有三大因素,有农业研发资金的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粮食定价机制。他认为,中国在这三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想请嘉宾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在这个方面的情况。
程国强:
应该说这是农业的一个基本机制,如果要激发农业发展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务农和种粮的积极性,首先就要让农民得到好处。比如从定价上。整个农业也是一样的,如果农产品的价格长期被压低,农业部门是没有动力来继续发展农产品生产的。这方面我们在60年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刚才我提到,我们从90年代中期开始对整个农产品的统筹制度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也就是取消了这个制度,探索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大部分的农产品在那个时候放开了,粮食是从2004年开始全面放开国内市场,粮食的定价机制也是从新世纪之初开始进行调整,也就是过去对粮食产品采取保护收购,然后取消,从2004年开始实行新的政策。比如说对主要农产品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但是其他的地区都是按照市场定价,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所以说这个定价机制从目前来看,我们是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按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原则在慢慢的完善,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差距很大。比如说粮食价格水平相对还比较低,一方面没有能够完全体现补偿农民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如果真的太高,由于我们的规模很小,那么在国际竞争中可能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第二是研发,也就是科研。对于中国来讲,它是一个根本的措施,这是因为我们的人均耕地现在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我们的水资源只有世界的二分之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要解决对粮食的刚性需求,对农产品的刚性需求,尤其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的推进,人口的增长,今后对粮食的需求会不可避免的增加。但是我们的耕地和水资源越来越有限,耕地在不断减少,因此要解决整个农产品的供求平衡的话,唯一的出路就是靠科技。现在整个科技的贡献率在大概在45%左右,与发达国家有巨大的差距,发达国家现在达到了70%、80%。有差距但是意味着我们有潜力。如果在今后我们加大科技的创新,加大技术的提高,改善农业的推广体系,应该说把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就是对增产的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从现在的45%提高到70%的水平,它对我们解决农产品的供给问题,尤其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将发挥重大作用。
第三是基础设施,这也是农业的基石。如果要提高整个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的话,就必须要靠稳定的、有效的基础设施和现代装备。这么多年以来,我们在基础设施方面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我们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也在不断的得到提高。有数据为证,我们粮食能够连续上八个台阶,从3000亿斤到现在的1万亿斤的台阶就标志着整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这个背后就是我们长期不断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结果。当然,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差距,比如说现在有效灌溉面积还不是很大,抗灾能力不是很强等。它的前提也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
刚才程主任在回答网友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您在总结成就的时候也在提一个差距的问题,这个差距也是同世界接轨的表现,现在我们的眼光也是以全球性的眼光来评价中国的农业事业。其实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经济、中国的市场都同世界接轨了,当然也包括中国农业。所以我手上有数据想和您一起来讨论,就是有人说:10年前,中国进口的粮食是500、600万吨,现在是每年进口4000万吨,很多人对此表示质疑,他们认为中国农业与世界接轨其实给中国的农业带来了不少的冲击。不知道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待?
程国强:
这是现在国内非常重视的一个战略问题,大豆进口是我们农业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大家对它的关心、担心、议论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回顾一下整个建国60年,应该说对外开放这样一个主题在前30年和后30年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对农业来讲,前30年也是对农业有国际交流的,只是当时停留在技术的交流,或者是技术的合作,包括对非洲的援助等等,在这个层面上。后30年真正说农业的对外开放,标志性的事件就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全面开放对外市场,对农产品是开放了农产品的市场,使中国的农业融入到世界体系。开放以来,应该说积极的、不利的都有表现,积极的来讲,比如说我们引进了外资,使我们能够有能力、有条件统筹国际国内两种市场、两种资源。不利的就是开放的过程中、进口的过程中,对国内市场带来一些冲击,带来一些影响。
比如大豆,大豆在10年之前它就开始开放市场,大豆的市场开放并不是加入世贸组织的成果,我的印象中在1996年,当时因为国内的植物油比较短缺,还有就是豆粕,它是作为畜牧业的蛋白饲料,当时供应也不足,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因此在1996年的时候,为了扩大大豆的进口,国家就把大豆的进口关税由10%几降低到3%,当时这个重大的举措就是为了围绕扩大这些国内生产不足,但是需求很大的产品的进口。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整个大豆的进口就由当时的三四百万吨,一路增长到现在的四千万吨,它相当于是我们目前国内生产的2.6倍,现在国内大豆生产只有1500多万吨,而进口是达到4000万吨,所以说相对于国内生产来讲,有2.6倍的话,很多人就对这样一个产业的安全发展带来了担忧。
有人担心,进口这么多的大豆,市场这么的开放,是不是对我国的豆业产生了威胁。另外的,大豆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整个大豆加工行业大概80%的加工能力是由外资控制的,大概有5、6家大公司控制着我们70%—80%的产能,这样使很多人更加担心。所以说中国农业与世界接轨,中国农业融入世界体系的话它有两面性。一方面,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积极的,比如解决我们的耕地不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大豆进口是一个历史的选择,不是说我们有意开放市场,也不是说国外的竞争能力强,攻破了我们市场的结果。我们认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来说,如果耕地、水资源非常有限,我们优先要解决的,比如说中央一直要坚持粮食安全的底线,就是要立足国内生产解决粮食的基本支持。立足国内生产解决粮食的产品主要是像水稻、小米,但是对大豆这样一种油料作物来讲,究竟应该有怎样的生态趋向,现在很难界定。我们现在进口4000万吨,相当于国内要用3.5—3.6亿亩的耕地,这个耕地面积就相当于整个全部的小麦的种植面积。比如说按照有些人的观点,为了防止国外大豆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关闭这个市场的话,改为国内生产的话,我们就要有3.6亿亩的小麦不能生产了。
所以在农产品的进口问题上,在当初开放市场的时候,尤其在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时候,我们就有一个非常充分的,而且具有比较大的弹性的考虑,就是首先要保证国内的农业安全,这个行业和这个产业的安全,要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到冲击,要保证农业要健康、持续的发展。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又不排除对国际资源的利用,如果我们的水土有限,我们集中精力要生产,考量小麦、水稻的话,我们就不得不要考虑怎样来统筹国际资源、国际市场。
因此大豆的进口是我们一种选择,是我们利用国际资源的一种选择,对此不能够有太多的担忧。理性的看,如果国内市场的小麦、水稻能够得到稳定的增长,能够保证基本的供应,那么我们整个粮食的安全稳定格局不会动摇,大豆的进口只是弥补了我们水资源、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比较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
主持人:
中国作出这样一种选择,也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
程国强:
这是国情所决定的,就像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样,这个发展的方向必须是多元的。比如我们要重点解决水稻问题、小麦的生产问题,我们不得不要进口一些油籽,包括大豆、油菜籽。所以中国和世界的接轨,中国开放市场,它里面本身有一个潜在的政策含义,就是既要有效的保护国内市场,同时还要有效的利用国际市场。你不能说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就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我们肯定要在开放中有条件的,有保障,有空间保持国内产业安全。
所以说加入世贸组织,开放国内市场,应该说在谈判之初,我们对这个问题是有充分的考虑的,有充分的研究。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整个农业的发展在国际体系中是处在一个安全的范围之内的。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哪个行业因为进口的冲击,到了崩溃的边缘。我觉得对大豆的议论可能过于感性,或者没有从国内的情况出发研究这个问题,更多的是代表了部门利益、地区利益、行业利益。如果从长期来看,中国今后探索一个统筹国际、国内市场和资源的有效战略迫在眉睫,这也是我们没有办法避免的选择。
主持人:
而且谈到这一点,我觉得程主任应该非常有权威性,因为当初您就是中国加入WTO谈判小组农业组的组长。
程国强:
专业组的,我是参与了这样一个过程,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认识。
主持人:
刚才我们谈到中国与世界接轨,也谈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世界粮食安全的问题。在1994年的时候,一位美国学者布朗发表一篇文章,叫《谁来养活中国》,他预言中国的农业将产生粮荒,而且这个粮荒将冲击世界。当时是在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现在看来他的预言并没有实现,但是也可以从中看出中国农村,或者是中国粮食安全对世界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想问一下,您认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对世界的影响究竟有多深?
程国强:
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管是前30年,还有后30年,粮食应该是农业工作的核心。前30年因为要吃饭,所以是以粮为纲,吃的问题从前30年到现在始终被认为是一个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从中国来讲,由于有这么多的人口,所以说我们的吃饭问题,这样一个大事始终被世界所关注。刚才提到布朗曾经以这个话题来炒作,来轰动世界,来引起世界的关注。到去年全球粮食危机,也警示着我们对粮食安全问题一刻都不能放松,尽管我们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解决了吃饭问题,但是它也警示我们一刻都不能掉以轻心。
为什么中国要把这个问题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为什么前30年在毛主席时代对粮食问题这么重视,后30年在几代领导人对这个问题都不能够掉以轻心?我觉得对中国有它确实的基本国情,有它的特殊性。我们现在基本认为,解决好13亿人口吃饭问题,被放在一个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理的基础上来看的。
我觉得有两层认识。一个是从最近几年所凸显出来的安全问题中,在经济领域有三大安全被世界认为的头号三大安全,一个是能源安全,包括石油、其他能源问题,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脉。第二是经济问题。第三就是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在其中占了一个位置。第二层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有13亿人口,就是13亿张嘴,如果13亿人都是劳动力就好了,但是这13亿人要吃饭,如果我们的粮食出了问题,应该谁也帮不上忙,没有哪个国家会帮助中国。我们说它是基础,是一点不为过的,中国长期以来始终守住一条底线,就是始终坚持立足国内生产,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原则。
我讲中国的国情和特色,我分析一下,中国的粮食问题有几个特点。
第一,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来讲,和其他的国家不一样,我们现在正在高速发展中,今后我们可以预见的10年,甚至是50年的粮食需求是呈刚性增长的,就是粮食需求的增长是刚性的,不像其他得有拐点会下来,它会始终增长。尤其是我们现在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特殊阶段,工业化需要增加粮食,城镇化也需要增加粮食,比如说过去农民变成了市民,过去是生产者现在变成了消费者。我们现在的粮食生产过了1万亿斤,但是我们说到2020年的时候,如果是按人均消费的话,我们总的需求至少是11450亿斤。那么我们的能力没有那么多,所以对我们来讲它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第二,在需求增长的同时,要看供给。我们发现整个粮食生产发展具有约束性,主要表现在耕地和水,它在逐步的减少。我们算了一下,如果按照2020年的需求11450亿斤来算,假设按照我们现在坚守的粮食安全底线90%计算的话,到时候总产要达到10878亿斤,就是今后的十几年每年要增产72亿斤。这个怎么来?刚才有网友提到科技问题,我们现在是指望在耕地、水不增加的背景下,就靠科技,科技的最后落实就是在增加单产上。我们算了一下,大概在2007年单产是633斤,如果要达到这样一个产量目标,每年的单产提高幅度必须要是0.7%,这对我们来讲难度很大。因为前10年单产的增长水平在0.6%,所以怎么样增加0.1%,需要农业部门和科技部门作出重大贡献。这表明整个粮食的生产、增长有约束性。
第三,所谓的供给保障的吝啬性,就是靠自己解决。刚才说大豆可以进口,但是提到口量、提到重要的补足产品就不能靠进口。我们算了一下,现在人口占到世界的21%,整个消费量占到25%,生产也是占了25%。假定国内的生产要降低1、2个百分点,它对整个世界贸易的影响非常大。整个世界粮食贸易是2.6—2.7亿吨,每年就是这么多粮食,这个粮食是相当于我们整个消费的一半。我们刚才讲消费大概是1万亿斤以上,比如11000亿斤,也解决5亿吨。世界贸易量只有2.6、2.7亿吨,如果把全世界的粮食都输入到中国,也就只能解决一半。而且都运到中国以后,人家没有吃的了,人家怎么办?如果是说我们国内的粮食产量只要是减产1%的话,就意味着占用世界贸易量的2%,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很显然,你就不能指望国外,尤其是现在敏感度比较大的大米,大米的全球贸易量不到3000万吨,如果把全球的大米都放在中国,也不到我们大米消费的20%,而且如果弄来,亚洲国家和非洲国家就没有大米吃。因此,种种的现象决定着,我们的粮食供应问题不能够指望国际市场来解决,这就表明外向型不足。这个特点就意味着我们不能把自己的饭碗放在别人的手上,从政治的角度更不能放。粮食是一种战略武器。
第四,品种相互替代的有限性。我们讲这个没有吃那个,就是互相之间应该给替换。我们研究了中国的特点,我们现在对粮食的消费是直接消费,直接使用的就是口粮,大概占整个粮食消费的一半,整个粮食的加工转换不到40%,这和发达国家比较,为什么发达国家粮食的弹性很大,人家的口粮的直接消费只有22%,不到四分之一,美国只有10%,美国的粮食加工厂达到70%。中国因为口粮直接交换比例高,所以替代性就很差,这样解决的难度很大。
第五,价格波动的敏感性。粮食上涨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粮食价格上涨,很可能会影响到很多群体的利益,尤其是很多低收入群体,他们对粮食上涨的承受力不够。第二就是我刚才说到粮食上涨会引发其他的消费品价格上涨,对整个宏观经济不利。特别是在中国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比如某一个地方的粮价稍微上涨,很多居民就排队采购粮食,比如一个月他就买20斤、30斤粮食,突然一次性采购100斤、200斤,全国居民都采购的话,这种同步性、放大性对整个粮食的稳定和打击是不可估量的,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也是没有办法预见的。
所以我们不能轻易的把粮食问题那么不经意,或者放在不重要的位置治。我刚才说的五个特点就决定粮食安全是始终不能掉以轻心的战略问题。
程国强:
根据我们的研究,现在中央有战略储备,另外按照国家要求,有地方的储备,包括省、市、县都有储备。从我们粮食连续五年丰收,夏粮是连续六年增产的情况来看,现在的库存非常充裕。现在小麦的库存和整个消费比占到60%以上,一般来讲,只要是20%以上就非常宽裕了,价格会走低。现在达到60%以上就表示非常的充裕,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家的粮食安全形势可能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即使在去年全球发生粮食危机的时候,全球大米价格从300多美元一下子涨到1000多美元的时候,我们国内的价格非常平稳,它确保了宏观经济的稳定,使政府能够集中注意力来应对金融危机,它为这个宏观经济的健康又好又快的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
主持人:
是非常重要的保障。说到粮食安全的问题,在前些日子,巴西教授内维斯特指出,2007年和2008年曾经出现过的世界粮食危机将重新回来,世界将重新面临粮食危机。不知道您是否赞成这个观点?
程国强:
这样一种趋势性的判断我是比较认同的。比如说去年的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它并不是完全由于供需基础链,也就是并不是因为全球的粮食大幅度减产而导致的。确实在前两年,有部分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包括一些南美国家有干旱,澳大利亚的干旱导致小麦减产,这是粮食上涨的因素。但是在欧洲和北美,他们的减产幅度不大,尽管有上涨的压力,但是供需不至于把粮食价炒到那么高。也就是说,比如说有市场因素,有投机因素在里面,由于美元的贬值,由于其他重要商品的价格上涨以后,很多投机资本进入到粮食市场,这样把价格炒高,直接的危害就是使那些发展中国家,那些没有钱买粮食的国家受到严重威胁。
所以有人说,去年的粮价是虚拟经济的祸害。另外一个最根本的因素就是美国、欧洲等国家的生物能源,我刚才说供给没有问题,需求有重大转折性变化。美国用玉米做能源、酒精、原料,导致玉米的价格大幅度上涨。欧洲是用大豆油、油菜籽油做生物柴油,导致了油籽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粮食供求的格局,就是在供给没有变化的背景下,需求由于机器开始和人争粮食,所以就导致了失衡。
所以说2008年粮价上涨的核心因素到现在并没有消除,也就是说,美国、欧盟的生物能源的计划并没有改革,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根据世界石油价格的变化来启动它的生物能源项目,它对整个粮食供求格局的影响它没有变化。所以它对世界粮食的危害,对整个世界粮食价格的威胁是依然存在的。
第二,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投机资本,比如说美元贬值,它也有可能重新回到资本市场,也有可能把粮价重新炒上来。
第三,整个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对农业粮食没有像中国这么重视,他们是依赖发达国家的进口,他们希望靠能源丰富的国家来提供给他们,在战略上有严重的失误,在一两年以内是不可能改变过来。尤其在去年粮价下来以后,发展中国家又转向依赖其他国家的粮食生产,所以这样的格局不变化,世界暂时发生粮食危机的风险是存在的。
主持人:
你觉得中国应该怎么做好措施?
程国强:
我们必须要坚持已有的粮食安全的底线,就是我们要牢牢的把握住依靠国内生产来解决粮食自给的基本方针,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不出问题。这涉及到我们今后发展的方向,就是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到今天,究竟应该走怎样的路。
主持人:
未来的发展道路应该是怎样的。
程国强:
所以我们可以谈这个话题。实际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于整个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工作有一个基本考虑,就是十个字“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几个字就是说今后的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方向始终要把保供给、促增收作为一个二为一体的政策目标,今后的农业发展既要保供给,同时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如果把这两个目标变成一个二为一体的目标,就意味着我们在探索中国农业的发展道路上必须有一个新的市场。
事实上我们觉得,作为三中全会,包括十七大的报告等等对此都早有规划。应该说我们看的很清楚,很早就做出了准备。在这一点上,我们感觉到继续坚持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产品现代化道路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选择,这决定我们将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比如说从基本目标来看,就必须要提高土地的产出,因为耕地有效,就必须要提高单产,要提高我们有限的农业资源利用,提高劳动生产力,要不断的增强农业的抗风险的能力,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最后就是要保证我们对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尤其是对粮食的需求,要促进农民的增收。现在大概对农业的想方向有一个描述,也就是基本要求,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这把今后农业的功能讲的很全面。高产,农业低产不能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优质,没有优质就没有国际竞争能力;不高效,农民不能增收;不生态,不能可持续发展;不安全,从最近几年以来对食品安全工作也成为农业工作的基本目标。
所以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就是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怎么来实现?它的路线是什么?实际上三中全会也有安排,如果是从逻辑上看大概就是改革创新。30年之前,就是在1978年,我们靠农村改革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使农村得到了解放,使我们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应该说后30年,后面或更长的时间靠改革创新的话,我们要克服和解决农业所面临的新的困难和问题。要继续强化制度保障,要推进科技进步。我们在前面也谈到,中国的粮食要增产,要解决供给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科技。
总的来讲,可能从农业发展的方向看,最基本的就是始终如一的继续探索适合国情的,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主持人:
今天非常感谢程主任做客中国访谈,为大家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农业60年走过的轨迹以及取得的成就,同时回答了这么多有关粮食安全的热点问题。通过您的梳理我们看到了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出路。今天非常感谢程主任,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来源:中国网)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