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国务院副总理汪洋9日与“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和“全国十佳农民”进行座谈,对他们的突出贡献表示敬意和感谢。他强调,我国农业已到了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阶段,要坚持依靠创新驱动,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汪洋指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释放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潜能,努力在新一轮世界农业科技革命中抢占制高点、赢得先机,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科技创新,要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努力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坚持把种业作为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突破口,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
汪洋强调,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重要标志。要尊重基层和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要组织实施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建设。
争做发展现代农业排头兵
本报评论员
痴迷育良种,一心务农桑。“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和“全国十佳农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中国现代农业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他们,带动全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促进农民收入“十一连快”;是他们,以建设种业强国为己任,把更多更有竞争力的优良品种种满大江南北;是他们,把古老的农业经营得有声有色,充满活力和希望。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政策和科技,更离不开种子和人。他们是民族种业的希望,他们是现代农业的排头兵。
以“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为代表的中国种业人,长期扎根热土、执著追求梦想,不断攀登种业高峰,通过合作创新,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他们甘于奉献,耐得住寂寞、守得住信念,勇于担当历史重任,心系民族种业发展,为种业贡献一生。他们以强国富民为奋斗目标,坚持提升品质,不断挖掘品种增产潜力,把握农业发展主动权,为中国人的饭碗盛满中国粮而孜孜奉献。
以“全国十佳农民”为代表的新型农民,是新时代农民的杰出代表,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先锋。他们身上不仅有着爱国奉献、吃苦耐劳、正直善良的共同精神特质,更有着崇农、爱农、懂农、兴农的质朴情怀和非凡的创造能力,共同为实现“三农”强美富的美丽梦想辛勤耕耘。
当新一年的春耕即将拉开大幕,在20亿亩耕地上,无数优秀的种业人,正在为粮食产量更高一点,品质更优一点,农民种田成本更低一点,腰包更鼓一点,而把毕生精力和时间贡献于试验田。而无数像“全国十佳农民”一样的农民,正默默耕耘、辛勤奉献,活学科技、巧用市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农”事业发展的很多问题,都跟种业和农民相关。中国农业要从传统迈向现代,发展方式、经营规模、经营主体都要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农业要强,首先要把科技做强,种业人和新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没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效益何从体现?没有科技创新的驱动,现代农业发展如何持久?没有新型经营主体,中国的现代农业如何传承?“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和“全国十佳农民”,就是凭着对农业和良种不变的热爱和奉献,一步步上演着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蜕变。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种业功勋人物”和“十佳农民”的努力和奉献,不仅成就了个人、带动了一个产业、致富了一方百姓,更是我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希望所在。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农业和粮食永远是立国之本。有这样的种业人和新农民,内心怎能不澎湃着喜悦和安稳,怎能不为他们鼓舞和喝彩!
赞叹和感激之外,更要学习!要把对“种业功勋人物”和“十佳农民”的崇敬转化为朝着“三农”中国梦努力的强劲动力,在更大范围宣传他们的经验和精神,争做发展现代农业的排头兵。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涌现出更多更优秀的种业人和新农民,才能为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民族期盼,凝聚起持久而富有希望的动力之源。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