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浩瀚东流;千湖之省,碧水荡漾。荆楚大地,襟江带湖,长江、汉江、清江三江串联全省江汉湖群及湖库湿地,四屏山区环绕,如此资源禀赋让湖北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重要生态屏障。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湖北宜昌、荆州、武汉等地考察,实地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情况,并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他强调:“长江经济带应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对标对表,担当落实。近年来,湖北牢记嘱托、砥砺奋进,践行“两山”理念,努力走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近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湖北工矿车间、江边田野,深切感受“两山”转化的绿色发展理念正在荆楚大地上化为生动实践。
向生态要动能——昔日资源枯竭之地焕发新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8月的宜昌市夷陵区许家冲村,青山与碧水相映成景,蓝天白云下,一排排秀美整洁的民居一字排开……许家冲村地处长江三峡的西陵峡畔,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坝头库首第一村”,90%以上的村民是三峡移民。“刚搬过来时,村里人多地少,很穷。”村党支部书记谢蓉说。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许家冲村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
殷殷嘱托下,许家冲村委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带领村民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聚合优势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游客络绎不绝来打卡,把我们村的特色旅游带火了,现在村民自己建了38家民宿,收入快速增长。”谢蓉告诉记者。“‘五一’假期期间,民宿入住率达到100%,暑期入住率达到90%以上,这里不仅可以赏风景,还可以体验农活、做农家菜。”村民刘正清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搭乘乡村旅游的快车,村民还自发组织成立了刺绣合作社和茶叶合作社。在刺绣合作社,“牵花绣”第六代非遗传承人、许家冲村村民徐兴敏,正带领着团队设计新的绣样。“牵花绣”与北京一家公司合作,将峡江元素与时尚结合,推出挂件、胸针、刺绣摆件等一系列产品,十分受青年群体欢迎,每天可销售近500单,带动了周边一大批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要将许家冲村打造成峡江生态小镇,让村里处处是风景,处处是鲜花,让游客住在村里,就像住在景区。”谢蓉介绍,村里正在实现从保护生态提高颜值到促进发展赢得高价值的转变。
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走进湖北,从西到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荆州市公安县崇湖国际湿地公园,曾是荆江分洪区重要的调蓄湖,后因经济开发成国营渔场,过度投肥导致水质严重恶化,周边村民苦不堪言。
以项目“小切口”做流域综合治理“大文章”。公安县将湖区承包权收回,拆围堤、拆围埝、拆围网,坚持疏防一体、水岸同治、调转同步,全面推进流域生态清淤除杂、水生植物调控及土方平衡等工程。如今的崇湖风景迷人,水质由劣五类提升为三四类,还成了野生动植物天堂,今年2月晋升为国际重要湿地公园。见证崇湖蜕变后,不少昔日捕鱼人自愿转变为巡湖护湖志愿者,屈长辉就是其中一位。虽然没有了捕鱼收入,但来玩的游客越来越多,去年,屈长辉一家还开起了生态农庄,一年纯收入近20万元。
向绿色要势能——吃干榨尽延长壮大产业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
“路无一里直,地无一亩平。山路十八弯,弯弯有险情。”这句民谣道出了宜昌秭归的险恶地理环境。近年来,秭归围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向绿色要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柑橘产业,把穷山恶水变成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依靠脐橙产业的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之路。
走进屈姑国际农业集团,一条柑橘深加工全产业链条展现在眼前。“我们开发出脐橙酒、脐橙醋、脐橙茶等脐橙深加工系列产品100多个,实现从花到果、从皮到渣零废弃综合加工利用,产品畅销140个国家和地区。”集团相关负责人胡兆新介绍。
一“橙”链动百业兴。秭归县90%的乡镇、80%以上的行政村、70%以上的人口依靠柑橘产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县从事脐橙种植、加工、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各类人员近20万人,脐橙成了当地群众的黄金树、致富果。如今,秭归种植的柑橘面积已经达到40万亩,社会产量100万吨,形成了“春有伦晚、夏有蜜奈(夏橙)、秋有九月红、冬有纽荷尔,一年四季均有鲜橙”的产品格局,年综合产值近200亿元,年收入过亿元的村达12个,脐橙品牌价值达到60.18亿元。
黄冈市浠水县是全国规模蛋鸡养殖大县。曾经,浠水蛋鸡产业一度引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散、小、弱”的养殖模式,给生态承载能力带来沉重压力。全县养鸡3000万只,虽创造了20亿元的年产值,却换来160万吨鸡粪围城。近年来,浠水全县上下痛定思痛,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准入门槛,全面集中整治,持续开展畜禽污染整治雷霆行动,坚持不断延伸蛋鸡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坚定推进蛋鸡产业绿色转型。
“吃干榨净”一只鸡,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晨科农牧有发言权。在鸡蛋分选车间,一枚枚鲜鸡蛋通过传送带分拣、清洗、消毒、包装等全自动化流程,装车发往全国各地。企业相关负责人余勇军介绍,公司从饲料加工起步,涵盖蛋鸡养殖、鲜蛋加工、农产品物流运输等蛋鸡全产业链。“浠水蛋鸡产业要向绿色转型找出路,向市场运营要效益。”浠水县委书记付宇表示,现在全县蛋鸡存栏量只有十年前一半左右,但经济效益却增长了两倍,水体污染也减少了,环境也变好了。围绕蛋鸡“饲料、养殖、加工、粪污处理、销售、品牌、配套服务”全产业链7个闭环,打造蛋鸡产业集群。2022年总产值约83亿元,带动15万人就业、23万人增收,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
向科技要效能——化工重地成环保先锋
大江奔流,发展潮涌。
走进猇亭区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沿江约1公里长的景观带内,绿树成荫、生机盎然。江边一块铜铸的圆形地标上,“2018.4.24”几个字格外醒目。“在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北考察长江,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立下规矩。”兴发集团总经理助理陈晓清说,“他强调不搞大开发不是不搞大的发展,而是要科学地发展、有序地发展。”
从那天起,一场重大的转型开始了。“这片原来是第一热电厂、污水处理厂、硫磺堆场……后来全部拆除了。”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办公室主任宋桂生指着眼前的绿洲说,“你看岸边的排污口也封了。”作为大型精细磷化工企业,兴发集团全面推动“关停、转型、搬迁、治污、复绿”5大工程,累计投资近100亿元,拆除沿江生产装置,腾退出950米长江岸线全部进行绿化,建设污水处理再利用装置,并大力开发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微电子和有机硅新材料。
“从抵触、观望到在政府帮助下关改搬转,成为现在长江沿线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标杆,我们的思想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对高质量发展体会深刻!”陈晓清表示,只有转型突围,向科技要效能才能带来高质量发展。在以兴发集团为主体建立的三峡实验室,黑磷、硅气凝胶等新材料正在展出,吸引来访者参观、拍照。“这些黑磷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可用于超级快充、芯片制造等。”兴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普通黄磷1吨卖2万多元,而我手中的黑磷,1克就可卖到5000元。”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推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湖北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湖北“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458家,全面排查整治1.248万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取缔各类码头1810座,腾退岸线150公里。长江湖北段水质连续4年保持在Ⅱ类,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以上。
改善生态、美化环境的同时,湖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向科技要效能。十年来,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33%、碳排放下降37%,以年均3%左右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7.2%的经济增长。
(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