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确保农业丰收是抑制通胀的“第一道防线” 。 |
中央每年年底前召开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来年农村工作,已有六年的惯例。2004年至今,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始终伴随着“高烧”与“伤寒”的交替发作。以“高烧”为例,2007年下半年以肉价为“直观指标”的CPI差点冲破两位数,当年11月开始,CPI进入拐点逐月回落,表面上是中央宏调政策开始显现效果,但基础却是粮食和主要农副产品供给充足,才在危急关头遏制了通胀的进一步失控。2008年9月起至今年,国内经济陷入杀伤力极强的“伤寒”症,中国之所以在全球经济衰退中率先“杀将出来”,并令人难以置信地重返“增长快车道”,在农民工大量阶段性失业的危情下,社会依然保持了基本稳定,除了中央一揽子刺激政策起了关键作用,农业丰收“铸就”的食品价格的总体稳定,仍然是不易为常人所察觉的“中流砥柱”。
援引社科院研究数据,2008年末,国内城市(镇)居民家庭平均恩格尔系数大抵在0.33-0.37之间,城乡困难家庭则分别为0.6-0.75,这就意味着,即便是城市(镇)已达至小康的居民家庭,其月收入的三分之一依然得用作食品类日常消费。这就直接决定着,现阶段城乡数亿持家者,对食品价格依然处于高度敏感阶段。
当经济遭遇外部性需求萎缩和内部结构性产能严重过剩时,政府对食品价格上涨和主要农副产品的供给波动会很敏感,在这样的困境下,价格已不只是“市场因素”,更是“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处置不当,则可能引发一系列矛盾和麻烦,甚至诱发较为剧烈的社会动荡。反之,若政府手里有“粮”,还有充足的农副产品储备可供平抑市价,百姓,尤其是占社会大多数的中低收入群体,心里就不会发毛。
由于国内贫富悬殊早已冲破国际警戒线,城乡居民对食品价格的反应程度已然分层:有钱人无所谓或反应平淡,中产阶层有感觉尚可承受,中低收入群体则反应强烈,困难家庭则犹如雪上加霜。但无论如何,食品供应的紧张及价格蹿升,对所有社会成员均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冲击。信息流通已进入“微秒时代”,媒体和网络的报道及渲染,也会导致涨价信息呈几何级数般放大,对社会造成的心理恐慌冲击波会逐层蔓延,处理不好就会对经济运行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双重“杀伤力”。
温总理近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再次强调明年要“管好通胀预期”。由于现阶段绝大多数工业产品严重过剩,与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工业品大幅涨价之基础条件难以成立;公共用品(水、电、气之类)尽管会提价,但也不太可能失控,公共服务的总趋势则是降价,这两个因素对通胀的拉动也可“忽略不计”;明年的房价走势虽然很难直接判断,但随着各项调控措施的实施,如今年这般疯涨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于是,剩下的“通胀主项”就是食品价格。只要继续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外加天照应,基本确保粮食和主要农副产品丰收,食品价格涨幅失控的情形就完全可以排除。稳住食品价格,其他的搭车涨价也很难大范围出现。
由此看来,中央政府力求明年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大“三农”扶持力度,实乃战略和全局高度上之大清醒。
(编辑:管理员)